《戰錘40K:爆彈槍》試玩前瞻:淨化異端,一次一顆爆彈

“奸惡伏誅。”

位於風暴星域的格瑞亞Garia是晨星泰坦軍團治下的鑄造世界。在第四十一千年,獸人戰爭老大黑顱Grimskull為了奪取一臺軍閥級泰坦,率領數百萬只獸人奇襲了這裡。當地的護教軍被獸人部隊的猛烈攻勢衝散,卡迪安閃擊軍203團受命前往支援,但依舊獨木難支。

就在戰線即將崩潰之際,極限戰士戰團前二連長泰圖斯Titus率領一支老兵小隊殺到。泰圖斯一行不僅擊潰了獸人的正面攻勢,將獸人老大黑顱當場斬殺,還揭發了偽裝成異形審判庭靈能者的亞空間惡魔卓根Drogan。

待到泰圖斯擊敗混沌軍閥涅莫羅斯Nemeroth,並關閉混沌裂隙後,《戰錘40K:星際戰士》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格瑞亞迎來了短暫的和平。

但好景不長,由於卓根的異端活動,惡魔審判庭很快就接管了格瑞亞的監控工作。根據惡魔審判庭的調查,格瑞亞上的異端活動依然十分猖獗,小規模的邪教徒團體與混沌星際戰士盤踞在戰爭廢墟當中,甚至還有亞空間惡魔出沒的蹤跡。

在審判庭示意下,身為極限戰士一連宿衛老兵(Sternguard Veteran),你將參與一次敵後空投作戰,在萬軍叢中誅殺異端領袖,奪回卓根遺留在格瑞亞上的亞空間能量碎片,以防止當地的機械教團跨越雷池。

於是,《戰錘40K:爆彈槍》的故事正式展開。

無敵的主角、狂暴的火力、邪惡的敵人——Games Workshop做了那麼多良莠不齊的“戰錘40K”遊戲,居然才想起來自己的設定簡直跟“毀滅戰士”天生一對,屬實令人摸不著頭腦。難怪當年死活也不去賺暴雪的版權費。

事實上,老《毀滅戰士》本來就有不少戰錘模組,有克里格的,也有鴉團的,無論背景氛圍還是玩法動作都堪比原作,可見戰錘愛好者苦沒有Doomlike久矣。藉著這兩年90世代射擊遊戲Boomer Shooter的文藝復興之風,桌遊大廠的IP授權終於用對了一次地方。

一直以來,受限於玩法上的限制,電子遊戲始終無法很好地還原星際戰士在原作中的恐怖單兵作戰能力,但《戰錘40K:爆彈槍》做到了。在這款遊戲裡,你就是字面意義上的死亡天使。至少,目前開放的前三個試玩關卡是這樣的。

想象一下,一個2米多高、大幾百公斤的鐵罐頭以每秒幾十米的速度暴起衝刺,以那樣的動能,途經的大部分血肉之軀都會糊作一團——是的,在《戰錘40K:爆彈槍》裡,甚至連衝刺都能殺人。

如果我們只按“爽”來界定Doomlike的遊戲體驗,那麼本作無疑是把好鋼用在了刀刃上。《戰錘40K:爆彈槍》的核心玩法緊扣高速移動、暴扣扳機還有隆隆作響的鏈鋸,邪教徒和惡魔在爆彈中化作一灘灘五顏六色的血肉,而藍色的兄貴踩在他們的墳頭上,鏗鏘有力地吟唱著讚美帝皇的垃圾話。

憑藉豐富而有趣的小細節,還有一些特有的錘式黑色幽默,《戰錘40K:爆彈槍》能讓所有的兄貴黨樂在其中,哪怕你並不那麼喜歡射擊玩法。

當然,本作的主體玩法就是很常見的街機式復古射擊,這一點毋庸置疑。你可以在遊戲中體驗到大部分同類作品都有的玩法設計,比如找各種顏色的門卡,發現地圖邊邊角角上的祕密地點,用各種奇怪的姿勢玩速通等等。

說它常見,並不代表它不好玩。事實上,只要把動作射擊的手感調教好,地圖上的機動空間設定好,敵人的種類配置安排好,那麼老遊戲的底子就已經很強了。

從目前放出的3個關卡來看,《戰錘40K:爆彈槍》已經搞定了所有的基本送分題,甚至部分細節還有特別加分。拿操作感舉例,角色高速移動的同時,星際戰士的沉重鐵靴聲不絕於耳;爆彈槍的火箭彈打進軀體,炸出一片片血肉畫素;眼前的敵人被鏈鋸劍死死咬住,在轟鳴聲中四分五裂;你不屑地捏了捏拳頭,讓狗雜碎們別擋帝皇的道。

在普通難度下,《戰錘40K:爆彈槍》的遊戲體驗可謂簡單粗暴。粗看遊戲名,你大概能猜到遊戲裡最好用的槍是什麼,而且爆彈槍也確實就是遊戲中的第一把基礎遠端武器。當玩家撿到那把被聖光籠罩在神龕上的爆彈槍時,這個遊戲就已經值回自己一半的票價了。

同理,在遊戲裡撿到的護甲也不叫護甲,那叫信仰Faith,對帝皇的不屈信仰就是這個宇宙中最堅固的護盾;路邊的隨機Buff道具叫作機魂Machine Spirit,機魂在每把武器上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Strength值,不同的敵人有不同的Toughness值,參照棋子的計算方法,選用正確的武器掃蕩正確的敵人。

本作的敵人花樣在同類遊戲中也算可圈可點,各式裝備的普通邪教徒、全副武裝的混沌星際戰士、奇形怪狀的亞空間惡魔,會從各個方向、用各種遠端近戰的方式考驗玩家的殺戮技藝。不錯的跳躍效能搭配一定的立體空間,也讓玩家足以在戰場上輾轉騰挪。

加裝克拉肯彈藥的爆彈槍

至於“秀操作”方面,目前本作的動作上限並不高,沒有給切槍癌留多少發揮空間,倒是在連續擊殺上下了一些功夫。雖然《戰錘40K:爆彈槍》沒有喜聞樂見的光榮擊殺,但鏈鋸劍的近戰攻擊可以提供一定的時停與吸附功能,在高速衝刺和滯空過程中尤其好用,有助於完成一些超酷的動作片橋段。

說了這麼多,爽時肯定爽了,但除了爽之外,本作卻顯得有些空洞。

一條路吃到黑

拋開有意把拋殼窗放在槍身左邊的視覺化設計,《戰錘40K:爆彈槍》還有一些表現平平的地方,其中最不對味的就是音樂,這也算是整個“戰錘”系列IP作品的通病。簡而言之,就是那種黑暗史詩哥特風的音樂調調特別不適合快節奏的遊玩體驗,隔壁的“戰爭黎明”和《戰錘:全面戰爭》也有這個毛病。它們很巨集大很殘酷,卻始終缺乏動感,也不具備應有爆發力。

再者,如果從目前的遊戲內容——7到8把武器、3種彈藥,以及平均每關10幾分鐘的流程來看,《戰錘40K:爆彈槍》必然會是一款非常小體量級的作品,而且是非常、非常小體量的那種。儘管它確實有著純粹的樂趣,但它也沒有融入時下流行的肉鴿元素,或者嘗試新的戰鬥機制。

但我又知道什麼呢?那可是一把在聖光下旋轉的聖物爆彈!不忠誠的話建議不要說。

隨便看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