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資訊噪聲

不知何時起,我們已經踏入了這片由噪聲構成的海洋。

編輯丨劉翁嫿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比人類更強大(圖/小羅)

給正在玩的遊戲查詢到有用的攻略,在我看來一直不算是件難事。那些有一定玩家基礎的遊戲,總有許多玩家願意在網際網路上分享自己的遊戲經歷,甚至有不少樂於幫助他人的玩家會建立資料站,撰寫詳細的攻略以幫助他人。更何況,在包含萬千的網際網路上,總能找到一兩個和我遇見相同問題的倒黴蛋,而當他們代替我勇敢地在社交平臺上提問之後,又總能找到一兩個好心玩家給出解答,無論靠譜不靠譜,至少值得一試。

但在尋找攻略的過程中,免不了遇見不少“小編體”的內容——如果你運氣比較差,搜尋引擎給出的結果裡10個有8個“××問題是怎麼回事呢?小編也很好奇,接下來看看小編怎麼說”。很難說這些回答的背後真的存在一個“小編”,而非網路爬蟲自動抓取,因為同一個問題下往往都是一段相同的答案——不出意外的話,全都來自於某個社交平臺上的發帖與回覆。

這種回答有時能歪打正著,大多數時候則不甚靠譜。抓取的回答有時殘缺不全,有時甚至只是一段官方介紹。當你關掉了一個又一個的網頁廣告,滑過那些與問題無關的遊戲截圖,翻到網頁的最下方,發現真正有意義的文字只有一段“某某道具十分重要”的廢話時,其諷刺感與某張百度知道的截圖異曲同工:“最佳回答:我不知道。”

舉個例子吧,當我搜尋“《幸運房東》中移除代幣的用法”時,第一頁的搜尋結果裡充斥著與解答無關的無價值資訊。你能在其中發現一些像模像樣的回答,點進去卻都是同一段遊戲文字實況中複製來的說法。

我搜尋到的每一個網頁下都是這段一模一樣的回答,我猜這應當節選自某位玩家寫的新手指引

這種資訊轟炸有多強力?甚至連GPT-4也沒能逃脫。我在Edge瀏覽器自帶的BingAI聊天中向它提問“如何使用《幸運房東》中的移除代幣”,果不其然,AI也給出了相同的結果:“移除代幣十分重要。”

這回答與“遊戲攻略諮詢網站”給出的“小編體”相似,甚至要更加過分一些:它還私自杜撰了一句“可以在商店、任務和寶箱中獲得此道具”——《幸運房東》裡可沒有這些東西。

很難找到靠譜的回答 更是扯淡!

網際網路上堆積著大量的“資訊垃圾”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儘管對於“垃圾”的定義是基於主觀的,但面對這些不斷複製、貼上的重複內容與流量灌水造就的“機器人回答”,我很難用“垃圾”以外的詞來評價這些無意義內容的集合。如果說網際網路上那些跨越空間、種族與國別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是網際網路精神的結晶,那這些自動生成的內容則像是瀰漫在耳邊的惱人噪聲。獲取有效資訊的難度隨著這些噪聲的增多而不斷增加,不知何時起,我們已經踏入了這片噪聲的海洋。

AI的加入會改變這種情況嗎?我原以為結合搜尋引擎的AI能在某種程度上幫我們遮蔽掉一部分噪聲。儘管Bing結合GPT-4的搜尋功能上線沒多久,我已經在短短几天內養成了“有事沒事問問AI”的習慣。大多數情況下,它給出的答案看起來也十分靠譜,甚至會像模像樣地給出參考連結。

但AI的加入或許並不是一個好兆頭。我依稀記得一位上世紀的科幻作家曾經預言過,“網際網路將成為資訊的垃圾場”,但卻不記得具體來源於何處。當我嘗試在Bing的AI聊天中搜尋時,嘗試了數次,它都信誓旦旦地給出了相同的結果:劉慈欣曾經說過這句話。當我向它詢問來源時,它也給出了一段訪談的連結作為回答。但只要你點進連結,閱讀採訪全文,就會發現通篇沒有出現任何類似的說法。

這種說法究竟從何而來?我並不知道AI為何會給出這樣的回答,我只知道這種回答看起來比“小編體”要更有說服力,如果不花上幾分鐘認真溯源,你很有可能被AI就這麼糊弄過去。

人家可沒說過這種話

如果告訴我這條訊息的並非AI,而是一些原本我們以為更有公信力但又誤信了AI的大眾傳播渠道呢?這會使網際網路上的資訊噪聲變得愈發變本加厲嗎?

我們對AI的未來依舊一無所知,但就在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刻,已經有人提出,最近關於瑞信CoCo債被減記的報道似乎也被AI生成的資訊誤導與汙染,一些媒體把AI提供的虛假資訊直接採信了。或許,這只是我們邁入噪聲之海的第一步。

充滿靈魂氣息的觸樂夜話,可以在本專欄和觸樂的微博:@觸樂網、微信公眾號:觸樂(chuappgame)、以及網站:觸樂夜話看到,歡迎大家在上述任何一個地方的夜話裡,和觸樂一起吐槽。

隨便看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