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龍刻的物語——《龍刻》遊玩感想

《龍刻 RYU-KOKU》是由KID公司集結了《秋之回憶》製作小組以及豪華聲優陣容打造的戀愛AVG力作,不但具有相當高素質的靜態畫,還將帶給玩家一場用和式樂器演奏的音樂演出,絕對不會辜負戀愛遊戲Fans的期望。——摘自百度百科簡介

眾所周知,KID社在2006年宣佈了其倒閉的訊息,而這部《龍刻》就是在這段時間釋出的作品之一,從體驗而言,遊戲中的一些不足也不禁會讓我往這方面聯想。

說起kid社的遊戲,目前我推完的也就MO1以及never7了(可以說分別是兩個系列的首作了),而本作《龍刻》在題材上與前兩部都不太一樣,MO是常規世界,N7屬於科幻,龍刻就屬於民俗魔幻了。

這一部作品在國內和vndb上都不是很有討論度,vndb上的遊戲也都比較基本,分數上(包括我的一個8.5)一共6個vote獲得了7,17的均分,在vndb的總體環境下不算太低(至少比MO系列的某個FD要高)。但相比於kid的另一些遊戲,這一部至少得到了國內的“官方漢化”(娛樂通),也正因為此我才得以接觸這部作品。

非劇透部分

系統:

遊戲的系統和MO以及N7很像,有自動存檔,有捷徑系統,但比較捉雞的是它的快進功能不區分已讀未讀,這對於想觀察對話變化的我非常不友好。

遊戲的選擇肢邏輯採用了比較複雜的設計,好感、關鍵事件以及已通過結局都會參與到路線分歧,更復雜的是,遊戲中部分對話的出現判定似乎還會有一些次要flag的參與,這就導致遊戲的全結局有一定難度,而全文字閱讀難度就更大了。由於進線跟很多選項有關,所以同一個角色的不同結局也需要在非常早的地方繼續。

國內流傳比較廣的一份攻略採取了比較直接的“傻瓜式”的寫法(不知道是刻意為之還是因為這份攻略本身就是試出來的),就是走哪條線就按哪個順序選。而有個way78.com的網站提供了一份遊戲全程的流程圖(日文),把流程中好感度選項和關鍵事件flag都標出來了(可能是解包的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劇情的一些內在邏輯。也正是這個網站提出了遊戲中次要flag會影響部分對話,但可惜的是,網站並沒有放出來次要flag的資訊,所以並不能幫助實現全文字。

劇情:

雖然為了全結局我多次重新開始(不過這其實往往並不是必要的),但總的來講還是感覺劇情有些短,尤其是共通線和個人線的比例上,共通線在章節數上大概是個人線3-4倍(但由於不同章節包含對話數不同實際長度不是很好比),能顯著感受到個人線有點過於緊湊了(當然在設定上這也的確是“幾天內”的故事),尤其是結局所在章節大都非常短,感覺是有意為之。

遊戲有一個帶劇情鎖的真女主線(和她的所謂真結局),但這條線(以及其對應的結局)並沒有太好地承擔起它所應承擔的期望。無論是在長度、精彩程度以及對劇情的揭示補充上,這條線都給人感覺差一口氣。

百科裡的簡介說“絕對不會辜負戀愛遊戲Fans的期望”,但……作為一部全年齡的遊戲以及前面提到的個人線偏短,龍刻的戀愛成分不能說沒有(甚至與劇情有很大關聯),但……與現在的一些遊戲比顯然是不太夠的。

演出:

音樂的確是沒得說的,無論是志倉前社長和彩音搭檔的OP ED還是阿保剛負責的bgm質量都很高,龍刻、烈火、戀風等bgm神中神。遊戲的ED令人感慨萬千,其中似乎提到了各位角色結局後的狀態,但並沒有被漢化,只能猜個大概。

人設方面我覺得也相當不錯,這種有些古早的畫風和遊戲的題材配合的很好,幾位女主也算是各有各的特點。美流的cv是能登麻美子,採用的聲線有點像馬路油和大鳳。智佳的聲線很像魔卡魅戀的妹妹和DC3的Sara,但好像不是一個cv。

CG和動畫按現在的標準看多少有點ppt,但在遊戲中發揮都還不錯,CG的密度也不算太低,動畫雖然主要靠運鏡和ppt但效果也都還行。

含劇透部分

遊戲的劇情設計實際上還有一些巧思的,如果按照攻略提供的順序按照愛娜——智佳——剎那——天笑(天咲)——美流的循序進行推進會發現後面推的線裡前面個人線出現過的人物也會出場,給玩家一種逐漸瞭解事件全貌的體驗。但這樣的設計(以及在推進過程中越來越意識到美流肯定是“真女主”後)也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玩家對美流線會抱有比較大的期望,也因而會為這條線的實際體驗感到遺憾(比如我)。

愛娜線一個NE一個GE,NE有刀,GE挺好。

智佳線一個NE一個GE,NE有刀,GE也有刀。玩到這裡我就開始懷疑遊戲各條線是不是不同人負責的了(然而明面上好像就是同一人)。這個NE和GE寫得都有點離譜,NE裡男主的表現實在……有點對不起設定;GE有點機械降神但又有點硬發刀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文表述裡,學妹智佳和壞女人智佳使用假名和漢字表示的,而漢化版用了智佳和智嘉來區分,這或許意味著“智佳”在中日文字中其實指不同的人。

剎那線4個BE一個NE一個GE。從這裡我更懷疑各條線路不是同一個人寫的(但就是一個人寫的)。BE4不知道是不是漢化原因,邏輯看得我有點迷。NE和GE就像整條線一樣有點狗血,不過yysy這條線戀愛成分算是比較多的。總體而言是費勁且體驗不太好的一條線,不過也不得不說剎那老師歪嘴的那個表情還是很吸引人的。水之聲這個結局……見仁見智了。

天笑線3個BE一個NE兩個GE(按照way78的說法以及真結局“龍刻”對好結局的判定),其中BE3的邏輯有點不太理解。NE小刀,兩個GE都挺好的。漢化版將天咲翻成了天笑應該也是有意為之。

然後以上四條線中美流戲份都很足,並以各種形式退場。

美流線3個BE一個GE一個TE。沒有NE,這就是真女主的含金量嗎。美流線的三個BE都在相對較早的地方,意味著在進入最終戰後就沒有壞結局了。這條線比較令人無語的是,GE和TE的差別僅僅在於劇情完結後是播放GE通用bgm“龍刻”(NE是另一首)還是播放遊戲ED,在文字上好像並沒有差別??這多少有點令人失望。在這個好結局中,愛娜和智佳與司的前身緣分都得以揭示和繼續(這也是為什麼美流線需要先通過愛娜和智佳好結局),天笑存活,正樹被從樹裡面放出來與剎那團聚。另一個離譜的點在於,美流線的進線優先順序似乎低於剎那線,按照way78寫的判定條件,當兩條線的條件都被滿足時會進入剎那線,這可能是因為進入剎那線要求兩個關於剎那的好感度選項都需要選對,比較嚴苛;而美流線雖然需要愛娜和智佳的好結局以及內海交談flag,但在好感度上要求略微寬鬆(3好感進線,進線判定前最高可達到4)。

龍刻的劇情其實採取了一種比較謎語人的處理方法,在劇情上一直強調謎題和伏筆的存在但又一直謎語人不給予揭示,而且從結果來看也沒有敘述詭計的存在,這樣做當然多多少少能勾住玩家的興趣,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謎題本身並不會太精彩(或者說重點並不在此),給玩家一種“劇中人很驚訝但局外人已經料到”的效果。

總的來講,劇情的一個很大的敗筆在於其反派設計上。智嘉以及內海作為遊戲的所謂“反派”其動機多少有些low了,內海的形象在前幾條線裡逐漸變得可疑,但在美流線最後突然破功,逼格驟降,讓這個故事結束得多少有點俗套(不過出色的bgm還是強行讓這一段支稜起來了)。

最後的最後,當我打完所有結局後,實際上對劇情還是有幾個不理解

1、銀杏說“出於個人原因”她要守護一個東西是什麼,難道是正樹嗎?

2、“龍被人看見真身就不能在這個世界存在了”這個設定稍微有點微妙,感覺有點刻意

3、祠堂裡的勾玉是什麼,為什麼美流要找它,並說是出自“私心”

4、按照美流線裡的描述,最後美流和司失去水乃內之力了嗎

隨便看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