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度神劍3》的劇本中少了什麼?

異刃3的劇本少了什麼

 

前一陣子我熬夜推完了異刃3,說實話我非常喜歡這一作的劇本,異刃3的劇本無論是世界觀,角色塑造還是故事都相當精彩。但是在玩完遊戲之後我卻一直有一種空虛的感覺,因為異刃3的故事中有一個在我看來非常關鍵的矛盾,它貫穿起了整個故事,但直到最後遊戲仍然沒有正面回答這個矛盾,再加上最後一章的敘事節奏實在是太過拖沓了,嚴重影響了異刃3結局的觀感。如果讓我給這部遊戲打分,在開頭我願意給他打10分,到中間我仍願意給他打9分,但到了結局我恐怕就只能給他打個6分了,並非因為主角最後沒有在一起,而是因為在結尾昇華主旨的時候,遊戲卻缺少了畫龍點睛的一筆。

那麼異刃3缺少的畫龍點睛的那一筆是什麼呢?在我看來是“自我”,異刃3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充滿了戰爭與衝突的世界,這個世界裡的人活著只有戰鬥一個意義,他們對我們所熟悉的那些美好的事物並不瞭解,比如愛情,啊這個我好像也完全不瞭解。他們甚至沒有性別的概念,沒有父母沒有親人,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出生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樣死去,他們要麼戰死,要麼在自己十週歲那天化作光芒消逝。但這樣一個世界中的人卻並非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他們也各有各的個性和愛好。在異刃3的故事中一條重要的線索就是個人與社會的矛盾,並且高橋也確實是刻意去展開了的,只是這方面的展開還是多少留下了一些遺憾。

在遊戲的主要人物中我令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小胖子約蘭的故事,約蘭天生不擅長戰鬥,他的性格和身體都註定了他只能是個吊車尾,他從小就處處受主角照顧,並且因為自己的弱小而自卑,想成為像蘭茲一樣強大的人。後來他得到了梅比烏斯的力量,如願以償的變成了強者,但卻並沒有因此獲得快樂,儘管他在主角面前表現得囂張跋扈,但他其實只是覺得自己應該感到快樂罷了,他的內心實際上並不快樂,我非常能理解這種感覺,因此我是非常期待後續故事的發展的。但結果卻是最後他為了消滅另外一位梅比烏斯d選擇了自爆,最後露出了“屬於自己的笑容”。實話說,我對這個結局非常不滿意,我知道高橋是希望表達忠於自我這個主題的,但顯然他沒能表達好。在我看來約蘭並非生來就是一個廢物的,他也有自己擅長的事情,那就是雕塑,只是在一個戰火中的世界裡這種藝術才能沒有任何意義罷了。而主角一行人也是認可約蘭這方面的才能的,約蘭最好的結局應該是放下鬥爭,放下世界強加給他的責任,和烏塔殖民地的那個小綠毛一樣過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專心搞自己的藝術。

在故事中還有一個跟約蘭處境很像的角色那就是都市的雙馬尾妹子沙娜亞,沙娜亞跟約蘭的區別在於沙娜亞的性格更加好勝,她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還是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戰士,但她心中其實對作為戰士的自己是不認同的,不過她將矛盾訴諸於自己的力量不足,因此非常嫉妒自己的發小岡度,因為岡度是一名天生的戰士。可見約蘭和沙娜亞都是在逼著自己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這種對自己的強迫導致了約蘭的自卑和沙娜亞的自棄,在我看來他們這樣的人是可憐的,但遺憾的是,在我們的世界上這樣的人也仍然大有人在。沙娜亞這樣的角色總是讓我想到學生時代的那些卷王同學,他們未必就比其他人更喜歡學習,他們只是比其他人對自己更殘忍罷了,而這種殘忍會導致心態上的失衡。他們彼此視對方為競爭對手勾心鬥角,但在那些不那麼擅長學習的同學面前這種人往往又是團結的,團結在一種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旗幟下,他們試圖證明自己被社會選擇的合理性,然後剝奪其他人自主選擇的權利。

在我看來一個過分強調合理性和意義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也是缺乏意義的。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該幹什麼事就幹什麼事,因為這件事是正確的的,是大家看來正確的,但為此就要犧牲自我嗎?我中學階段在學進化論的時候就在想,是否我們的社會也是一片樹林而我們是其中的蛾子,白色的蛾子生來幸運,而黑色的蛾子生來不幸,儘管他們誰都並沒有錯?但後來我想明白了,其實白色的蛾子和黑色的蛾子某種程度上是一樣可憐的。

在異刃3的故事中扮演了白色蛾子那位角色就是跟約蘭組成了dj組合的梅比烏斯d,他曾經是一名非常強大的戰士,並且與其他戰士不同的是他是真心喜歡戰鬥和殺戮的。那麼這樣一個人在充滿戰火的世界中是不是理應功成名就呢?並不是,因為他對世界和自我的認識是錯誤的,這導致他成長為了一個變態,瘋起來連自己人都殺。在現實世界中這樣的人也是存在的,比如美國的天才炸彈客特德·卡欽斯基,他從事恐怖活動卻並非是因為宗教信仰或者政治訴求,他的反社會來源於一種虛無主義,因為他太聰明瞭,做什麼成什麼,以至於對大多數美好的東西失去了興趣,他沒有用自己的才能去回饋社會,而是自認為高人一等,輕視他人的生命。在我看來,這種人的問題同樣出在沒能正確處理自我與社會的關係,他們因為某種社會需要的天賦就被社會盲目的捧的太高,卻沒有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責任。而在異刃3中,象徵被社會捧殺的人的d被象徵著被社會拋棄的人的j自爆一換一,這樣的結局多少有些可笑或者是幼稚。他們的不幸本質上都是不合理的社會造成的,遊戲卻只侷限於描寫他們彼此的矛盾。約蘭,沙娜亞和d最終都沒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救贖,只是被主角痛打一頓然後“猛回頭”,甚至d到死都沒有回頭,這就多少有些配不上與異刃3改變世界開創未來的主題。

“自我”這個主題除了與人物的命運息息相關外,也回答了遊戲結局提出的一個終極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相信未來。在最後我們已經知道了梅比烏斯的身份是兩個即將融合的世界中的人們對當下的留戀和不捨,並且遊戲告訴我們應該放下留戀,擁抱未來。But why?主角們能夠放棄眼前的朝朝暮暮是因為他們相信未來還能相見,這個說法本身就已經有些牽強了,但既然他們是主角,用為了大義這樣的理由姑且也還是說得過去的。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似乎這個就顯得有些太過理想主義。現實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價,大家都知道韓國房價太高不利於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大家都有一百個讓房價跌的理由,但如果你在韓國有一套房子呢,你還希望房價跌嗎?如果你有十套,一百套呢?在現實世界中人們拒絕進步的理由往往不是愛情這麼美好的東西,而是一些更加現實的東西,在歷朝歷代既得利益者從來都是最反動的。這就導致人類社會總是反反覆覆上演一些可悲又可笑迴圈,也就是所謂的歷史週期律,這似乎是一個死局,在異刃3中高橋也沒有能很好的給出答案。而在我看來,問題的關鍵仍然在於自我,因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切物質財富和社會階級其實都可以說是社會強加在我們身上的,但我們是誰不應該由社會說了算,而應該由我們自己說了算。為什麼革命年代總有一些富家子弟不愁吃穿也要參加革命,他們難道吃太飽了撐著嗎?不,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生命的價值不應該由自己的家室和地位所決定,甚至不應該由自己是否還活著所決定,而應該由自己的理想所決定,並且他們相信自己的理想總有一天能夠實現,他們活著是為了讓未來的人們更好的活,這其實正與主角諾亞一行人的態度是一樣的。

實際上,這種跨越一切的自我認同正是解開遊戲中終極矛盾的唯一答案,可惜最後異刃3並沒有能夠昇華到這一步,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高橋沒有讀過馬克思吧,所以不敢得出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這個結論,儘管整部遊戲下來這個結論已經可以說是呼之欲出了。

隨便看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