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逐火活動畢業後雜談及未來計劃

親愛的博士:

您好

從我新建上一封信件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

我這一個月不是什麼都沒有幹,當然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別的地方上。

嗯,沒有持續性的正反饋,我去試試很難堅持一個特定的精力分配模式——精力會不由自主的分配向有更多正反饋的事情上。

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畢竟我所謂的正反饋僅僅是有讀者。哪怕是兩位數的閱讀量也無所謂。

當然了,我之前就寫過了,這些信件更多的是一種對自我的覆盤,我永遠不會看這些文字第二次,但將它們記錄下來也並非毫無意義。

有時候心中的想法是很模糊的。

就像蘋果好不好吃,你只有切實的給出了一個好吃或者不好吃的回答,你的大腦才會記住這個回答。否則你永遠處在喜歡吃蘋果與不喜歡吃蘋果的疊加態。

這就是經典蘋果力學。它是一種對人類內心的思想變化與思考歷程的研究學說與學問。

開個玩笑,請勿當真。

所以,為了明確一些思想,促進大腦的思考——畢竟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大腦也需要思考,這些思考將成為我進一步提升思考能力和夯實三觀(其實都是漂亮話啦)的基石。

好了,正經的部分說完了。

接下來說點閒聊吧。

怪獵聯動,落葉逐火,我在今天終於將這個活動畢業了。

所謂的畢業意思就是,幹員已經抽取完畢且全部抽到了,所有的活動關卡全部三星或突襲通關,蝕刻章也收集完畢。

如果真要說的話,就剩下了活動商店還需要慢慢的刷取代幣,兌換材料。

然後,我不想在這裡聊活動商店怎麼怎麼樣。還請不要再評論區聊這件事。

嗯,說完了活動攻略情況,接下來我想聊點別的。

比如——關於CF-S-1,也就是這一次活動的最後一關,我攻略這一關卡的一些情況。

比如,我抄的是誰的作業。

當然啦,活動的第二階段中,共有三關有火龍這名BOSS單位。

第八關炬火燎原的難度並不高。

我抄的是蕭然Q的作業。

當然只有思路,我沒有華法琳,能天使技能沒專三(這個似乎不影響),沒有濁蒂,沒有鈴蘭。

所以最終我將原本的拐天使物理蒸發流換成了以焰影葦草為核心的葦草法蒸流。

這個法蒸流的俗稱有點——不方便說,大家理解是什麼意思就好。也沒必要刻意提一嘴那個名字。

當然,我的技能專精度都很差。原本的三拐能天使能解決掉的火龍,我用了葦草,史爾特爾,艾雅法拉三名主要輸出角色。塞雷婭和鈴蘭兩個拐。除了史爾特爾的黃昏之外,其他技能全部都是7級。突襲的時候我把艾雅法拉換成了鴻雪,沒出什麼問題。

不過在S關的時候,鴻雪因為一些站位上的問題導致我只能用打字機來輸出,於是嘗試了幾次之後,我把鴻雪重新換回了艾雅法拉,這樣艾雅法拉就可以在照顧下路德克薩斯防線的同時擔任對火龍的輸出任務。

調整了幾次站位和一些細節方面的東西之後,最終我成功用較低專精度的法蒸體系帶走了火龍。

攻略難關的滿足感令人心生愉快。

因為這份滿足感,所以我起了動筆寫這封信的念頭。那就寫吧。

遙想上一次感受到相同的滿足感,還是在幾年前,我用B服賬號攻略完成了遺塵漫步的EX-8。

我記得很清楚,這一關我抄的是ZC的艾雅法拉單核。猶記得當時我坐在床上,手機分屏一點點小心翼翼的檢視ZC攻略,確認自己的步驟是否正確——當時是活動的最後一天,還有大約6個小時,活動就會結束,我就坐在床上,用一種很艱難的方式攻略完成了這一關。

那種滿足感讓我銘記了許久,後來我攻略了許多非常困難的關卡,但這一關的情況至今仍在我的腦海中保留著。

我非常記得當時成功完成那一關卡的時候,我心中的那份滿足感。喜悅,愉快,嘴角上揚。

只不過後來換了個賬號——換到了現在的官服賬號。雖然幹員收集度清零重來,但是我並不覺得我失去了什麼。

反倒是再次面對覆巢之下的復刻的時候,我自內心深處湧上來的那種——倦怠,不想再抄一邊ZC攻略了,看著蝕刻章從自己面前消失,也不是很在乎。

我覺得這才是我失去的最重要的東西。我的熱情不在了。

並不是我不想繼續作為博士活躍在羅德島,而是,我面對困難,不願意直面困難,突破困難的那種倦怠。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我被B服賬號的高練度養廢了——當然了,其實練度也不是很高,只是我已經不想繼續抄低配攻略了。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由奢入儉難吧。

不過今天,在我攻略了落葉逐火的最後一個關卡之後,我重新感受到了那種攻略難關的喜悅和愉快,我好像重新回到了遺塵漫步的時候,那時的我——啊,我不會在面對自我覆盤的時候對自己撒謊,說實話,當時我有攻略覆巢之下最後一關的動力其實很可能是因為我當時不知道有活動復刻這個機制,所以,我單純的想要收集蝕刻章。

因為當時我是孤島風雲入坑,然後一直到遺塵漫步,似乎都沒有有任何一個活動復刻過。

嗯,具體的原因其實我也不知道了。我只記住了當時的那種成就感。

啊——然後,好像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嗯,落葉逐火這次活動讓我重新找回了那種自主攻略關卡的快樂——嗯,不過借鑑了防守思路的攻略是否能被稱作自主攻略還有待商榷。

不過我不是原教旨主義者,所以我對這個其實不是很關心。我看重的只有我用自己的努力和不斷地試錯解決了關卡中活動的難題這件事。

 

呃,關於落葉逐火似乎沒什麼可說的了。我對文字的造詣不是很深,所以很難將我的那種喜悅感寫出來。

接下來聊聊之後的計劃吧。

接下來我打算寫一下。關於強度的話題。

不是比較常見的那種強度相關的問題,而是我想從強度是什麼開始聊,聊一些可以緩解強度焦慮的話題。

然後,關於模板論之後的發展。2.0 的模板論之所以有那麼多資料處理其實原因在於我向稍微研究一下幹員職業模板的常規數值。

比如說,一個五星中堅術士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情況下,固定的應該擁有1600點生命值,600點攻擊力,120點防禦力。

我希望得出每個模板的這個數值。

但是顯然這個數值不是很好得出來。

因為常規的幹員實在是比較少。大部分幹員都擁有相當的特殊性。加之幹員的一些天賦和技能與屬性之間的聯動,能夠用平均法算出來理論數值的請款他實在是很少。

術士總述差點讓我放棄了。但是,哪怕情況不是很樂觀,我還是打算把資料計算出來。哪怕資料會有一些誤差。

因為分支模板的理想數值對於模板之間的分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資料。通過這個理想數值的分析,我們可以分辨模板之間的關係和他們可能要承擔的任務以及一些特定情況下的戰鬥力。

所以,模板論的資料分析還會進行下去。我會一直進行這個工作。知道分析完所有的模板之後。

然後我可能會做一個總結,接著算一算一些幹員的技能。

畢竟模板論本身是為了讓博士有一個可以巨集觀的分析幹員戰鬥能力的辦法而進行的計劃。

巨集觀的分析完畢之後,就要落實到每一個幹員本身的戰鬥能力上了、

一個幹員區別於其他幹員的最核心的戰鬥能力就是他們的技能。而一個技能到底能提升多少傷害,這就是博士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而這也是我希望的努力地方向,我希望讓每一個博士都擁有分析幹員能力的能力。而不是隻會看著別人的幹員測評——測評類視訊一定會帶有主觀要素。

要麼是因為喜歡這個幹員,要麼是因為這個技能有特殊的爭議性,要麼是為了流量。

不管是哪種原因,主觀性都會影響這個視訊中的每一句話。

不純粹的評測視訊會引導輿論走向。

而聰明人大多不喜歡在網際網路上說話。所以我們總是能看到一群群氓拿著某些或主觀或無意的夾雜著個人情緒的評測內容輸出的結論在那裡爭吵——然後把某個幹員,某個分支,某種戰術貶的一無是處。

我不想說什麼難聽的話,但我覺得群氓就是對他們最切合的評價了。

 

願您永遠保持理智與清醒。

 

如果做不到的話,保持沉默也未嘗不可。

 

如果連保持沉默也做不到,我建議您拉黑我,因為我們的觀念不和。與其在未來的某處讓我們彼此的思想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倒不如干脆點讓我們都活在自己的舒適圈內。別噁心圈外人。

 

——————羅德島戰術部戰術顧問【冷漠】

隨便看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