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被AI繪畫勸退的美術,已經開始轉崗了

導語

技術革新的洪流總是推搡著每一個人

41上一次在朋友圈釋出自己的畫作還是在1月30日。他告訴遊戲茶館,那時他已深感無法在繪畫上超越AI了。

41上一次釋出自己的畫作還是1月底

一直做2D場景原畫的41,喜歡在朋友圈發發自己的練習畫作,尤以厚塗油畫風格作品為主,給遊戲茶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這個習慣因名為“ControlNet”的Stable Diffusion(一種深度學習文字到影象生成模型)外掛面世,最終戛然而止

今年1月,ControlNet的釋出將AI繪畫能力再度提升至新的高峰。

ControlNet可以做到骨骼繫結、精準控線,根據線稿精準繪製成品以及依據深度圖結構透視精準重繪。ControlNet能更好地表現人體姿態、畫面層次感和複雜的三維結構。比如此前一直被詬病的“AI不會畫手”,在ControlNet的處理下,AI也能繪出惟妙惟肖的手部姿態。

ControlNet的處理下,AI也能畫好手部細節

強大且一直在自我進化的AI讓41聯想到歷史書上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取代了人類手工勞動。

在他眼中,AI就是那個紡織機,而自己就是個體紡織戶。200年前,紡織機在產能上無情地碾壓紡織戶,導致大量紡織戶破產進入工廠打工;200年後,AI高效且高質量的出圖能力,很可能顛覆遊戲行業。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紡織機取代了人力

溢於言表的危機感迫使41一方面學習AI繪圖技術,另一方面考慮轉崗3D原畫,並朝著分鏡師的方向努力。遊戲茶館也瞭解到,一些美術已經在AI的壓力下開始轉崗。

01

打不過就加入吧!

去年年底時,41對AI繪畫還抱著敵視甚至有些輕視的態度。

那時AI繪畫水平還不是很成熟,生成的圖片瑕疵不少,出圖拼接痕跡明顯,往往還需要畫師手工細化修正。因此41的危機感並不強,但AI強大的生產力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步入新年,AI繪畫水平日新月異,各種AI繪畫教學視訊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全社會都在討論AI技術。在熱潮面前,41放下成見,抱著“技術無罪”的心態開始學習AI繪畫。

AI繪畫門檻非常低,只要你有一張GTX 1060以上顯示卡,部署好Stable Diffusion平臺,即可開啟跑圖。

Stable Diffusion豐富的外掛,強大的“圖生圖”能力,經訓練後可以模仿任何大師畫風,出圖效果“吊打”41模仿幾個月後的手繪水平。

本文的封面圖,嗯對,也是AI跑的

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技法都是奇技淫巧。

最讓41感到望塵莫及的,還是AI批量化生產能力。中高階顯示卡一天的功夫,AI就能產出上千張低解析度圖,你總能找到一兩張可用的圖。“AI可以靠堆數量來解決質量問題。”41總結自己AI跑圖的體會時說到。

既然打不過AI,那就加入吧。

41現在也拿AI輔助自己繪畫。他告訴遊戲茶館,當自己腦袋空空沒有繪圖方向時,就把想到的關鍵字輸入Stable Diffusion,讓AI跑圖提供參考方向。或者自己完成草稿後,輸入AI模型,讓它生成多個候選方案,自己挑出中意的再細化完成。

已有3年工作經驗的遊戲美術小琬也在學習AI繪圖。小琬身邊的美術同事都在學習AI技術,生怕落後於行業前沿而被淘汰。

小琬向遊戲茶館表示,目前AI繪畫在光影細化、布料處理、褶皺處理方式上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她感覺AI繪圖更像是一個便捷的參考工具,無需再上P站或Google漫無目的地搜參考圖。

02

反正外包也是用AI

為何不自己幹呢?

雖然AI繪畫在遊戲商業化領域還有許多爭議,但實際上許多廠商都心照不宣地使用AI技術,降低美術成本,提升研發效率。

41向遊戲茶館透露,朋友所在的專案組,此前需要一天才能畫完的工作量,現在使用AI技術僅需十多分鐘就可完成,並且AI出圖質量還非常高。更可怕的是,AI今後出圖速度會更快,品質會更高。

AI繪畫技術在41這裡是強烈威脅,而在小團隊眼中卻是強勁的生產力。

一個兩人的獨遊團隊,原計劃花2000+元找畫師畫一張遊戲KV宣傳圖,但有了AI模型後,這筆錢就省了。

另一家小團隊負責人玄歌給遊戲茶館算了一筆賬,他們將美術手繪的原畫匯入AI模型,一杯咖啡的功夫就批量獲得上百張原畫,質量堪比米畫師上單價千元以上的原畫外包,這就省去幾十萬元的外包成本。雖然AI作畫還不能直接用,需要精修,但至少節約了80%~90%的開發時間。

更令玄歌興奮的是,AI技術還可用於遊戲本地化領域。他們已測試用ChatGPT將遊戲文字中翻英,經過組內校對潤色後,翻譯質量可達翻譯公司口中的“遊戲專精翻”水準。一部十萬字的遊戲文字翻譯,又能省去大幾萬元。

心動CEO黃一孟表示AI已開始影響行業了

“反正外包公司也是使用AI生成後潤色,那為何不我們自己幹呢?”令玄歌感到扼腕的是,能當生產力的AI模型出來晚了,“早一年出來,我們真能省掉很多成本。”

03

直面AI繪畫的衝擊

轉崗避戰

在玄歌預想中,未來遊戲美術管線只需要一位主美做概念設計、把控整體方向,再搭配幾個AI輔助人員即可。90%的美術工作交給AI完成,既不需要初中級美術,也不需要外包。

那AI繪畫真的會威脅美術的工作崗位嗎?

小琬並不這麼認為。她表示現在AI繪畫還是不夠成熟,在圖形節奏方面還是需要人為把控,因此AI無法成為主導,只能當做輔助工具。具體到她們的專案,還是需要大量人力手工繪圖。

相比小琬的坦然,41已經嗅到隱藏在拐角處的“死亡”氣息。41始終認為,即使沒有AI技術,2D原畫可替代性也非常強。

41開始學習3D繪圖軟體Blender,計劃花幾個月的時間向3D原畫崗位轉型。但這也並非長遠之計,41認為3D建模被AI取代的速度只是比2D原畫慢一些而已。未來41還是想朝著更需要創意的崗位努力,比如分鏡師或者編劇等等。

AI的3D建模訓練庫還在積累中

一位在上海大廠工作的前輩就是41學習的榜樣。這位前輩此前是同樣替代性強的UI崗位,工作多年感覺提升有限,面對年輕後浪和AI的競爭,他利用業餘時間刻苦專研自己喜歡的分鏡,現在轉去分鏡師崗位,待遇隨著能力的提升也水漲船高。

身邊的朋友境遇同時也加深了41的不安。他告訴遊戲茶館,朋友公司已經下死命令,要求美術在一個月內掌握基本AI繪圖技術,不然就等著被“優化”。

就算心態尚好的小琬,也打趣地認為自己應準備“一兩個副業”以未雨綢繆。

04

技術革新的洪流推搡著每一個人

今(15)日凌晨,OpenAI釋出了大型多模態模型GPT-4。相比ChatGPT所用模型,GPT-4在理解能力、學習能力上更強大更準確。

GPT-4模型除了能理解梗圖,在專業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外,讓遊戲茶館感到驚歎的還是生產力。GPT-4模型可以做到由網站原型圖一鍵生成整個網站程式碼,過去這項工作需要美術和前端的配合,怎麼也要耗時兩個工作日(頁面美化+切片寫程式碼)。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喜歡AI的產出。

NARX Games創始人世文就在社交平臺上表示,目前AI生成的圖都帶著一股賽博味,不重畫基本沒法除去,絕非不會畫手指細節那麼簡單。41也表示,目前AI繪圖模型就那麼幾個,風格撞車並不意外。

遊戲茶館所關注的畫師,也紛紛表達了對AI洗稿的厭惡。他們擔心今後非繪圈人士不尊重創作價值,人人都在用AI“洗稿”。

繪圈畫師表達了對AI洗稿的不滿

也應該看到,在工業革命的兩百年後,依然有品牌堅持“手工”的賣點,商品價格就是遠遠高於工廠批量的產品。相似的事情,也一定會發生在美術行業。

技術革新的洪流總是推搡著每一個人,無論他是否自願前進。

隨便看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