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圖書館

平臺: PC

廢墟圖書館

文苑拓跡·《廢墟圖書館》:「循環」之外的「光」

        幾日前偶然看到一則聊天記錄,談到主人公所在的公司新面試了一批新人,新人主動表示可以接受比簡章中介紹待遇更低的工資,並聲稱人事可以把現有需要更高工資的開發組開除,自己可以幫忙招徠一批有經驗且能接受低待遇的開發者。看到這裡,我只能報以一笑,畢竟如此「內卷」之風氣早瀰漫於中國就業市場久矣,但依然驚奇於如今的勞工階級竟如此擅長壓榨自己和同僚,為上位者謀求利益。

        可是回頭來看,即使不在更低待遇面前委曲求全,我們也很容易趟入為我們設計好的「循環」當中:因為疲於奔命,所以更輕易的接受不那麼如願的生活和工作;因為接受了更艱難的生活與工作,達到期望的標準便顯得愈發困難。在找不到迭代循環演算法的終止語句之際,《廢墟圖書館》中矛盾更加突出的「循環」引起了我的注意。

 

壹·博弈論與「循環」

        我們徘徊在都市的樓宇之間,卻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所。據住建部統計,中國全國城鄉房屋計6億棟,人均0.43棟住房,但住房焦慮依然是中國廣大民眾的心頭之患。

        都市中的「巢」是公司庇護的安樂之所,因為其中生活的安穩和幸福,其移居權對一般人而言,具有絕無僅有的強大吸引力,以至於僅僅是口頭承諾便可以吸引無數收尾人如浪潮般奔赴一場生死未卜的戰爭。當然,幸福並不會輕易為底層人輕易開放它的門扉:「children of the city sees only the neon stars」,人們望著經由他們的手創造的名為「都市」與「文明」的奇蹟,卻並無權利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正如遭到欺詐的羅蘭一樣,現實中絕大部分人註定要在都市的摸爬滾打當中一無所獲,甚至失去他們曾經擁有的珍視之物。

失意的羅蘭

        然而,現實總是不公的。底層民眾相對於法人往往擁有更多的信息盲區,也更難在供求關系中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甚至有人為了達成交易主動做出讓利,這一行為本身破壞了市場的均衡,可這正是那些看守「巢」的公司們想要的:這無疑縮小了他們的運營成本和風險。只有讓自己的「奇點技術」不為人知,自身「翼」的位置方能穩定。

        在各自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集體的力量也被無窮地縮小化了:收尾人的巔峰:色彩收尾人的實力可以遠超「首腦」手下的一眾「爪牙」,一旦眾多得不到進入「巢」資格的後巷人團結起來,哪怕不能顛覆首腦集團的統治,能獲取其政策上的讓步應當並非難事。但是都市極度加劇的斗爭最大化了人的自私和猜忌,團結在都市變成了一種奢求,通過轉移矛盾、促成追求利益和互相傷害的「循環」,底層群眾的力量被無限分割和消耗,公司和首腦的階級制度因此而穩定,龐大無情的都市因此而繁榮。

色彩收尾人:殷紅迷霧

        首腦排斥「非人知性體」,而判斷一個知性體是不是「人」的標準,既非生理上的構造,也不是道德水準,而是是否以維護個人利益為最高準則的「經濟」、「理性」的思想,其目的可見一斑。

 

貳·「指令」與人性

        「食指」是都市中後巷最大的幫派之一,他們以強迫所有人執行各色「指令」著稱。在很多時候,這樣的「指令」都是不合理甚至致命的。負責傳達指令的傳令員「陽」在很小的時候就因為指令手刃了自己的雙親,背負著指令的痛苦獨自生活。當他得知指令只是按照「都市」的意圖將個人思想的反映和放大的時候,便因為無法理解和絕望陷入了扭曲。

傳達「指令」的陽

        現實中,我們也總是在執行各色的「指令」,正如歌詞所唱:在懂事之前便被囚禁在書桌前,在吮吸奶嘴時就被賦予了繁衍物種的使命。大部分人疲於奔命,無奈地面對著人生中別無選擇的選擇,就像每一點陣圖書館的來賓「自願」在邀請函上簽下他們的名字一樣。「循環」與「指令」的每一步貌似都給了我們選擇,實際上一切依舊發展的順理成章,因為我們本身並沒有反抗指令的理由,違抗指令便是違抗了我們自己。就像「陽」親口所說,如果沒有指令,他也並不知道該去做什麼了。

        但是,因所有人追求自身利益而轉動的「循環」沒有考慮人性除自私以外的另一面,與《共產黨宣言》當中所說的一樣,「循環」與「資本主義」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職業道德等等轉化為貨幣與貨幣之間的交易,把所有高尚的情操及道德都浸泡進利己的冰水中,這正是「都市病」的癥結所在。市場經濟理論什麼都可以解釋,唯獨解釋不了人們純粹的「利他行為」。就像Carmen與都市中為金錢忙碌的眾人格格不入一樣,為了素不相識的人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與一切西方經濟學理論背道而馳。

        L公司的光讓所有的人學會直面內心最真摯的情感,學會在殘酷的「循環」當中更加珍視自己,而不是熟練地將自己的勞動、情感、道德乃至生命出賣。當「光」沁入所有人的內心的時候,「循環」的邏輯就不復存在,而文章開頭主動給自己開低價的行為也將成為罕見的笑談。

 

叄·「光」與無產階級

        那麼,《廢墟圖書館》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呢?為了達成一個看上去毫無意義且遙不可及的目標,為了釋放那空虛而脆弱的「光」,許多人付出了情感、背棄了道德,甚至犧牲了生命。為了讓素不相識的人學會珍惜自己,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這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絕對不是一個「經濟人」能作出的行為。「首腦」對放棄了自己苦苦追求了數萬年的一切的安吉拉施以無情的驅逐,正是因為都市容不下這樣的存在。

L公司發射光之種

        一個幽靈在都市中游盪。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聖的圍剿,都市的一切勢力,首腦和爪牙、事務所和協會、巢中的公司和後巷的幫派,都聯合起來了。為了在素未謀面的人心中種下人文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種子,付出自己的一切:巢中容不下的從來不是非人知性體,而是從事如此崇高事業的人。

        「如果你愛我的話,你能為了我熱愛你自己的一切嗎?」當所有人都學會熱愛自己而非貨幣,追求人生的意義而非眼前的私利的時候,L公司本身也就達到了它的目的。

隨便看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