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獲取更多游戲評測資訊,入手與否不再猶豫~喜歡的不妨點個贊唷(๑•̀ㅂ•́)و✧
前言日本泡沫經濟是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出現的一種經濟現象,通常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期間。當時,日本股市和樓市飛漲,各行各業蓬勃發展,連日本人也在驚嘆:錢太好賺了。無論是從二戰戰敗國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奇跡,還是泡沫經濟時期令世人震驚的繁盛幻象,日本這個奇妙的經濟體,一直被世界各國經濟學家視作典型討論研究。

不過,今天我們不討論日本泡沫經濟的宏觀經濟學意義,而是到《泡沫冬景》這部視覺小說作品中,直觀地感受這個時期的眾生百態,果真如世人描述那樣繁盛奢靡?還是另有隱情?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1987年的東京,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繁華熱鬧,似乎所有人都認為只要在這裡努力工作,就能賺上大把大把鈔票。主角櫻井栞柰和景蕭然二人都對東京的盛況有所耳聞,也抱著賺大錢的想法前往東京,盡管他們的目的不盡相同,卻殊途同歸。
在東京原宿的第一天,礙於學歷和技能,栞柰工作面試屢屢被拒,景蕭然則疲於拒絕中介江小墨介紹的「能來錢」的違法勾當,似乎偌大的原宿,就沒有適合這倆年輕人的正經工作。好在他們運氣不錯,在赴京第一天的尾聲,他們總算有了著落,解決了工作和住房問題——住在廢棄的車站站房裡,什麼都不用做就能拿到時薪400日元的工資,但不能離開住所,這也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抬地價」。

1985年至1991年間,日本地價飛漲,平均商用住房價格相比以往翻了三倍,1988年的東京銀座區房價甚至達到了22萬美金一平,當時還有「賣掉日本東京的土地能買下整個美國的土地」的傳言,何其瘋狂、何其離譜。房地產投機者為了獲取更多利潤,僱人在等待買賣的土地上居住,要挾(正規)地產公司,以此抬高地價。因為只要有人居住在住宅(或是被定義為住所的建築)中,這片土地就不能被買賣。
「抬地價」的灰色產業遍地開花,越來越多人成為「釘子戶」。這樣的工作實在算不上光彩,但也得益於此,許多像主角一樣無依無靠的人才能擁有安身之處。正所謂「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向善」,無論是在風俗店陪酒,還是從事協助投機者的灰產,更甚者干一些與黑道勾結的違法勾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我們並沒有資格指摘為生活賣命的底層普通人。

言歸正傳。黃昏時刻,栞柰和景蕭然分別來到工作地點舊車站。相會的兩人面面相覷,進行著「你講中文」「我說日語」的無效溝通,用一句粵語俗語來說就是:「雞同鴨講,眼碌碌」。好在,經過僱主佐倉詩織的解釋後,栞柰和景蕭然兩人同意以平分工錢的形式共事,在舊車站同居一年(實際不到一年),他們的故事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1987年,這一年的日本,還未曾知曉泡沫經濟為何物。他胸前的筆,還閃著光芒。我也還未學會陪笑和說謊。這一年的日本,也即將迎來一個時代的終結……」

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這個世界滿是嚴峻的現實,滿是無能為力的事情。我們只不過是在被『某人』所保護著。現實把我帶到了一直以來生活在的箱庭之外,我明白了雛鳥無法永遠保持雛鳥的姿態。」——櫻井栞柰
櫻井栞柰,一個為了攢夠妹妹醫藥費隻身赴京的日本鄉下女孩。景蕭然,一個為了賺取考學費用漂洋過海前往日本的中國高考落榜生。他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他們背井離鄉、無依無靠,但是幸運地在來京第一天找到了「抬地價」的工作,解決了工作和住房問題;他們的家庭各有缺憾,但是幸運地成長在相對幸福美滿的家庭氛圍中,保持了純粹和天真;他們不得已從事著灰色產業,但得益於江小墨的左右逢源和佐倉詩織的庇護,他們幸運地獲得了長達一年的安穩住所……

現實很殘酷,卻也為他們留足了餘地。片智岡這次對筆下的兩位主角還是相當溫柔的,沒有下狠手一刀再刀,他無意摧殘他們的目標和夢想,畢竟失去鬥志對這兩個年輕人而言也太過殘忍了。硬要說的話,DLC《和平默示錄》中梁和可欣的處境更加糟糕,他們遊走於更骯臟、更危險的勾當,鋌而走險卻別無選擇。

當然,我也不想用「不夠慘」來概括兩位主角的處境,這裡不是比慘大會,誰「更慘」並不能從冰冷的社會獲得更多資源。世上不只有兩個可憐人,與其把他們悲情化、特殊化,我更願意把他們視作兩個平凡的普通人(事實上也是)。兩個普通的年輕人在東京奮斗和打拚,只是泡沫經濟時期一段不起眼的、平凡的、真實的故事罷了。僅憑他們無法阻止瘋狂的資本家吹資產泡沫、無法阻止地價攀升、無法阻止阻擋歷史的腳步。

相互依存的人
「這大概,不是能夠被稱之為愛情的感情。但我想,這就是在這個時代,這個地方,我們之間的一種『緣分』吧……」——景蕭然
來自異國他鄉的主角二人語言不通、價值取向不同,也正是因為這種奇妙的設定,使得他們柴米油鹽的日常充滿了戲劇性。他們真的能夠理解對方嗎?答案是肯定的,相處是最好的翻譯。兩人朝夕相處,盡管說著些對方聽不懂的話語,也能心領神會。漸漸地,栞柰、繪美(栞柰的妹妹)、景蕭然乃至黑貓Tina在這個小小的舊站房裡,聯結成了「一家人」,在這淡漠的都市裡擁有了溫暖的歸宿。

緣妙不可言,相遇將人和人的命運串聯,《泡沫冬景》的故事少了任何一個人的演繹,都將改變走向。好在,是栞柰遇見了景蕭然,是景蕭然遇見了栞柰。1988年的冬天,迷惘的景蕭然在共處的時光里找尋到生命中比夢想、目標、意義更為重要的東西——守護「家人」栞柰和繪美,為妹妹而活的栞柰也終於解開心結,願意將之前獨自扛起的重擔,分出一部分託付給景蕭然,攜手渡過難關。

故事到這裡畫上了句點,新的旅程仍然充滿荊棘。因為,泡沫即將破裂。1989年,日本央行把利率從2.5%加到6%,同年12月日本股市大跌。1991年,以東京為首的樓市暴跌,日本資產泡沫開始全線破裂,「破產潮」「失業潮」「自殺潮」隨之而來。各種救市方法不奏效,經濟持續不景氣,日本就此陷入了沉淪的三十年。

栞娜和景蕭然會經歷什麼?這段泡沫破裂時的故事沒有續上,我還是比較遺憾的。從《泡沫冬景》的開篇和片尾看,主角兩人應該是得以善終了。他們一起開了間賣廣式茶點的小餐館,繪美如願地上了小學,多年後兩人結成新的家庭,還孕育了自己的孩子。


翻看《泡沫冬景》相關資料的時候,無意中看到業內大佬分享的游戲感想,分享其中很喜歡的一句話:
「時代的過山車將要登頂,不是每個人都該為之興奮,命運像是重力,卻無人倖免。」 ——鄧卜冉(《完美的一天》《汐》製作人)
時代的洪流奔騰不息,每個人都被裹挾著前行。無論這股洪流去向何方,我們都置身其中,或許順從著,或許反抗著。沒有人能在這湍急的洪流中獨善其身,厄運說不準何時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將此前積攢的好運氣一舉擊潰。也許,我們能做的就只有活在當下,努力生活。

註:日本泡沫經濟相關資料引用自B站UP主「小Lin說」
